李川率军进入关中的消息快速传开。
“你们听说了吗?”
“什么事?”
“太原留守李川已率大军从龙门渡河,杀入关中了。”
“这么快?前几日不是说李川才刚刚在晋阳起兵吗?”
“你们说的都是旧闻了,李川率兵渡河后一路没有停歇,已经攻克韩城,直奔合阳了。”
“合阳?岂不是快到冯翊城了?”
“听说孙华已经率部投奔李川,估计整个冯翊都守不住。”
“一旦被李川夺取冯翊,李川就能杀到长安了。”
“好快、好猛啊!”
在京城长安一处酒馆中,大家议论纷纷,感慨李川攻城略地的速度。
在酒馆一角,有一文士正安静地坐着喝酒,他没有参与讨论,显得格格不入。
那文士就是杜如晦。
杜如晦已经收到房玄龄的信,只是他心中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去投奔李川。
他当然相信好友房玄龄的眼光,只是他需要观察一下。
毕竟这是人生大事,不得马虎。
此时听到李川直接从龙门渡河进入关中直奔合阳,杜如晦已经下定了决心。
有如此战略眼光,再加上出色的战场指挥,定能夺取天下。
杜如晦将手中酒喝光后站了起来,支付酒钱后大步离开酒馆。
很快,他骑着马背着包袱离开长安,直奔冯翊。
......
冯翊太守萧造已经得知李川率军杀入关中之事。
当听到李川渡河后没有停留、一路南下时,萧造彻底慌了。
李川竟然如此拼命?
萧造连忙望着手下两位校尉,他是文官出身,打仗之事只能依靠手下武将了。
“诸位,可有退敌之策?”
郑校尉和周校尉都不敢接话,他们手下只有一千府兵,如何打得赢李川数万兵马?
萧造见此更是暗暗叹息。
关键时候,一个有用之人都没有。
正此时,又有人来报。
“府尊,韩城已经被李川攻克,孙华已投奔李川,李川正率大军杀向合阳。”
萧造一听,更加紧张了。
合阳虽然说是关中重镇,却只有区区一千府兵,如何抵抗李川大军?
一旦合阳被占领,下一步就是冯翊城了。
萧造只好安排人手开始坚壁清野,准备固守冯翊城。
同时,派人向长安和河东城求援。
如今只能求代王杨侑和屈突通派兵前来救援了。
......
长安城中,代王杨侑也收到李川进入关中的消息,同时还收到各地求援的奏章。
杨侑吓得急忙将阴世师等重臣叫来商议。
“李川已经率军杀入关中,直奔京城而来,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拒敌?”
众人纷纷低下头,不敢回答。
他们也很惊慌。
因为李川实在太猛了,短短时间就从晋阳杀到关中,势不可挡。
进入关中后,连关中最大反贼孙华都吓得投奔李川,估计其他贼军也会纷纷效仿,李川势力会进一步加强。
李川如此强大,而关中兵力空虚,还能有什么良策?
大家只好望着阴世师。
阴世师也觉得很头疼。
当然,他知道此事不能说丧气之后,乱了军心。
于是,他出列说道:“殿下不必惊慌,河东城还在我军手中,起码能吸引住李川一半兵马。京城还有三万大军,再加上城池坚固,李川短时间内肯定攻不下来,正好凭京城消耗李川,待李川疲惫之时再出击,一举歼灭李川。”
众人一听,觉得不妙。
阴世师是要放弃其他城池,固守京城?
城中三万大军,起码两万是新招募的新兵,真的有战斗力?
即便这三万人英勇异常,可是没有永丰仓,京城还能守得住?
阴世师也想到了这点,立即派人将永丰仓的粮食运往京城,能运多少是多少了。
同时派人去河东城,让屈突通率部分兵马回援长安。
......
屈突通已经逃到河东城,正好收到李川攻入关中的消息。
屈突通和尧君素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李川竟然不来攻打我河东城?
屈突通和尧君素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直到红拂和李世民率大军来到河东城时,他们才明白了。
原来是派偏师来攻打我河东城,李川率主力去夺取关中?
尧君素冷哼了一声,竟然看不起我河东城,连来攻打的兴趣都没有?
李川实在太自大了。
尧君素立即向屈突通提议:“大将军,要不要出城击溃李川的偏师?”
屈突通觉得可行。
一旦击溃李川的偏师,我军就能收复河东,彻底断了李川的后路。
李川军中将士定会人心惶惶,到那时再率大军进入关中就能轻易剿灭李川了。
屈突通同意了,和尧君素商量了一下出击战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