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是觉得心里像压着一块湿毛巾,沉甸甸的,拧不干也甩不掉。大概是从上个月那次项目汇报开始的吧,明明领导只是随口问了句数据来源,我却在之后的一周里反复回想当时的语气,是不是哪里说得不够清楚,是不是眼神里的犹豫让他觉得不可靠。公交车窗外的梧桐树叶子绿得发亮,阳光透过叶隙洒在扶手杆上,晃得人眼睛有点花。邻座的阿姨在打电话,声音不大不小,说着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,语气里的骄傲像要溢出来。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,屏幕暗着,没有新消息,可还是忍不住拿出来划拉两下,看看工作群有没有@自己,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人点赞昨天发的那条没什么意义的动态。
办公室里的空调总是开得很低,冷气裹着打印机油墨的味道,让人有点发闷。小张把一份文件放在我桌上时,嘴角似乎抿了一下,我盯着他转身的背影看了两秒,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刚才递文件的动作太慢了,或者文件边角有点皱他心里在嫌弃。其实小张平时挺和气的,上次还帮我带过早餐,可这念头一旦冒出来,就像藤蔓一样悄悄往上爬,缠绕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。电脑屏幕上的报表数字跳来跳去,我却盯着标题栏发呆,想着月底的绩效考核会不会因为上次那个小失误扣分,想着年底的晋升名单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,想着如果没评上是不是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。
晚上回到租的小公寓,钥匙插进锁孔的时候总会发出轻微的“咔哒”声。开灯,把包扔在沙发上,踢掉鞋子,地板冰凉的触感从脚尖蔓延上来。冰箱里只剩下半盒牛奶和几个鸡蛋,犹豫了半天是煮面还是点外卖,最后还是打开了外卖软件,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,看了二十分钟也没决定吃什么。脑子里突然闪过下午同事无意间说的那句话:“你好像总是想太多。”当时我笑了笑没接话,可现在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,这句话像颗小石子投进了心湖,荡开一圈圈涟漪。是不是真的想太多了呢?比如早上出门前反复检查门锁,比如和朋友聊天时总要在心里预演好几遍措辞,比如看到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开始猜测背后的意思。
周末的时候去了趟公园,人不算多,有老人在打太极,小孩在草坪上跑着放风筝。我找了张长椅坐下,看着湖面发呆。水面上有几片落叶漂着,被风一吹就打个转,不知道会漂到哪里去。旁边坐着一位晒太阳的老爷爷,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很旧的书,时不时抬起头看看远处的风景。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问:“爷爷,您看什么呢?”他转过头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:“看云呢,你瞧那朵,像不像只绵羊?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天上的云确实松松软软的,像一团。“我年轻的时候啊,也跟你们似的,心里装着一堆事儿,”老爷爷合上书,放在膝盖上,“怕这怕那,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晚上睡觉都不踏实。后来有一次生了场病,躺在医院里,看着天花板想,人这一辈子,哪能什么都想明白,什么都算计好呢?有些事儿啊,你越是琢磨,它就越是像个结,越系越紧。”
他顿了顿,喝了口保温杯里的茶:“你看这湖水,看着平静,底下也有暗流,有泥沙,但它该流动的时候就流动,该静止的时候就静止,不会一直想着昨天流过去的水什么样,也不会担心明天有没有石头挡住路。人啊,有时候就得学这湖水,别跟自己较劲。”我听着,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松动了一下。是啊,我总是在为过去的事情懊悔,为未来的事情焦虑,却很少好好看看眼前的风景。就像刚才在公交车上,我只顾着担心手机有没有消息,却没注意到窗外的梧桐叶有多绿,阳光有多暖。
回家的路上,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低头看手机,而是抬头看了看天。晚霞染得半边天通红,像一幅慢慢晕开的水彩画。路过一家花店,门口摆着几盆向日葵,金黄色的花盘朝着夕阳,看起来特别有生气。我停下脚步,买了一小束雏菊,白色的花瓣,黄色的花心,简简单单的,看着就让人心情好。回到家,找了个玻璃瓶插上,放在窗台上。灯光下,花瓣上的水珠亮晶晶的。
晚上躺在床上,没有像往常一样翻来覆去想白天的事情。我试着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想象成天上的云,来了就来了,看着它们飘过去,不跟着它们跑。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了,心里那块湿毛巾似乎被阳光晒了晒,虽然还没完全干,但至少没那么沉了。其实很多时候,让我们难受的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。就像老爷爷说的,别跟自己较劲,有些事儿,想太多了,反而把自己困住了。
第二天早上醒来,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地板上,形成一道明亮的光带。我起床做了早餐,煎蛋的时候不小心煎糊了一点,以前我可能会纠结半天要不要吃掉,现在却觉得,有点焦痕也没什么,照样能吃,还多了点不一样的味道。去上班的公交车上,我注意到前排座位上有个小女孩,正趴在窗户上数着路边的电线杆,数错了就咯咯地笑,笑得特别开心。我也忍不住跟着笑了笑,拿出手机,没有看工作群,而是打开了一个存了很久的音乐歌单,戴上耳机,听着熟悉的旋律,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