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的晚餐在欢声笑语和满满的幸福感中结束。
碗碟撤下,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煤油灯下,暖黄的光晕笼罩着每一张带着轻松笑意的脸庞。
窗外,是静谧的山村夜色,虫鸣唧唧,微风拂过院中的药草,带来丝丝清凉的香气。
“爸,妈,”苏念卿给父母和兄嫂倒了杯热茶,声音轻快而带着一丝郑重,“平反通知拿到了,手续也托付给公社和大队去协助办理。我们接下来,该计划回沪市了。”
提到“回沪市”三个字,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。
那是他们的根,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。
“对,是该回去了!”苏康明放下茶杯,眼中闪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恢复工作、重拾事业的渴望,“这么久……终于可以回去了。”
他顿了顿,看向妻子和儿子儿媳,“只是,回去后,我们住哪里?老宅……”
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和隐忧。
苏家的老宅在沪市,是祖上传下来的,位置很好,只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。
虽然平反了,但房子能否顺利拿回来,什么时候能拿回来,都是未知数。
冷秋凝也想到了这点,喜悦中掺杂了忧虑:“是啊,老宅……恐怕没那么快能清退出来。我们这一大家子……”
苏念卿也是知道的,现在还是1975年,相比前世父母平反早了快两年时间,那时候也是费了很大的精力才拿回老宅,现在不知道会不会更难。
“爸妈,我到时候给我公婆打个电话问问,因为你们平反军区那边出了力的,也许没那么难。”
“爸妈,哥,嫂子,住的地方你们不用担心。”苏念卿又说道,“回沪市,一时拿不回老宅也不着急,我在沪市不是还有个小院子。”
“小妹,那是爸妈给你的,我们怎么能......”苏明远不赞同,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靠着妹妹才没有受那么多苦,不然,尤其是秀芬生孩子那会,说不定......回沪市还要妹妹接济,他都有点看不起自己了。
苏念卿看到大哥的表情,就知道他在想什么,很是生气地说:“哥,你是不是没有把我当家人?”
“小妹,我没......”苏明远急于解释,越想解释越不知如何说。
张秀芬拉了拉丈夫的衣袖:“小妹,就是逗你的,谁叫你说这种话。”转头看着苏念卿:“念念,这段时间真的承蒙你的照顾,我们一家人才能生活得这么好。去沪市,住你那没问题。但是回去后,你大哥也会恢复原职,有工作的,所以我们付你房租,你不许拒绝,不然哥嫂可不敢去你那里住。”
苏念卿也知道哥嫂的用意,点了点头,“好!”
“爸妈也付你房租!”冷秋凝也马上回应道。
“姑姑,这样你是不是就有很多钱了。”临川掰着手指算着。
“对啊,姑姑以后会有更多钱,到时候给小川和我们的小雪宁买好多东西。”苏念卿轻刮了一下小雪宁的粉鼻,惹得小家伙咯咯直乐。
“既然住的地方商量好了,那我们就尽快动身?”冷秋凝问道,归心似箭。
“嗯!”苏念卿点头,“我这两天就去县城买火车票。爸妈、哥嫂你们先安心在这里休养几天,把身体调养好。临川和我去处理诊所那边最后的交接,还有跟村里相熟的人家道个别。等票买好了,我们就出发!”
“好!”苏康明拍板,“就这么定了!念念,买票的事情就辛苦你了。我们听你安排。”
事情商量妥当,一家人心中大定。
对未来的期盼和回到故乡的憧憬,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。
小小的堂屋里,充满了对新生活的规划和期待。
接下来的几天,苏家人在小院忙碌而有序。
苏康明和冷秋凝在院子里晒晒太阳,逗逗小雪宁,享受着难得的安宁,身体和精神都在快速恢复。
苏明远帮着苏念卿整理要带走的东西,一些不方便携带的山货、药材,苏念卿分门别类打包好,一部分留给王支书和村里相熟的人家作为临别赠礼,一部分则准备通过邮局寄回沪市。
张秀芬则把一家人的衣物被褥仔细清洗晾晒,整理得妥妥帖帖。
苏念卿带着临川去了青山坳。
诊所的钥匙和剩余物资正式移交给王支书,由大队安排后续管理。
二妮的事情,王支书表示会严格按之前的决定执行,让苏念卿放心。
苏念卿又特意去看了几家之前对自己多有照顾的村民,送上谢礼,也告知了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,引得一片唏嘘和不舍。
最后,苏念卿独自一人,在清晨薄雾中,再次来到牛棚前。
她静静地站了一会儿,目光扫过那破败低矮的棚屋,仿佛要将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深深烙印在心底。
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苦难、挣扎,却也见证了亲情的坚韧和不屈。
她对着牛棚深深鞠了一躬,既是告别那段黑暗的过往,也是感谢这片土地最后的“庇护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